痕癢難耐的折磨: 異位性皮膚炎症狀解析與緩解方法大公開!

小強是一個國中新生,他的最愛就是打籃球。課間的籃球場,是他最自得其樂的天地。但從某一天開始,他發現每次打完籃球、全身流汗之後,總會感到一陣癢意,一開始他並未過於在意,但是這種癢意開始變得越來越頻繁,到了無法入眠的地步。小強無奈之下,開始抓痕,以至於全身都是傷痕。因為晚上睡不好,他的學習成績也開始下滑。家長為了小強的身心健康,決定帶他去看醫生,經過詳細的問診與檢查,小強被診斷出罹患「異位性皮膚炎」。

這種病例其實相當常見,主要是某些原因引發了身體的過敏反應,導致突然出現各種症狀,而讓人措手不及。大部分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就會恢復正常,但是也有一些人就必須長期承受這樣的痛苦。

今天,我們就來深入了解一下「異位性皮膚炎」這個疾病。

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初步了解

異位性皮膚炎,又被稱為異位性濕疹,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皮膚疾病,通常在嬰兒期或生長期發病。患者常有過敏性皮炎、氣喘等症狀。然而,我們無法以單一症狀或抽血的方式即刻確診為異位性皮膚炎,需要根據各種臨床表現做出評估。

可能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特徵

如果你或你的孩子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建議盡快就醫,接受專科醫師的診斷:

  1. 皮膚大範圍反覆發癢。
  2. 在臉部或肢體伸展處出現濕疹,或彎曲處有苔癬樣變化。
  3. 有慢性或反覆發作的皮膚炎症狀。
  4. 個人或家族有過敏性鼻炎、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的病史。
  5. 反覆發生結膜炎。
  6. 出現魚鱗癬、掌紋增加、毛孔角質化等症狀。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往往遭受著難以忍受的皮膚癢,尤其在晚上症狀更為嚴重,嚴重影響睡眠和日常生活。長期搔癢可能導致皮膚損傷,甚至引發皮膚炎。疾病初期,皮膚可能會出現紅腫、脫屑,甚至形成水泡或流膿。隨著病情的發展,皮膚病變區域可能會出現角質化增厚,皮膚表面粗糙且乾燥,就像蜥蜴皮膚一般。如果病情未能有效控制,病變可能蔓延至全身。

所以對於初次出現症狀的患者,不必過於緊張,一邊進行治療,一邊仔細觀察疾病發展和皮膚狀況。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需要耐心和長期的醫療管理,緊密與醫師合作,才能達到最佳療效。

異位性皮膚炎的可能成因

雖然異位性皮膚炎的確切成因仍未完全明瞭,但我們知道遺傳、免疫系統異常、環境因素、生理代謝異常以及皮膚屏障功能異常都可能與此疾病的發生有關。

近年來的皮膚科學研究發現,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中神經醯胺(Ceramides)含量較正常人為少。補充含神經醯胺的護膚產品或營養品,可以改善皮膚炎的症狀。這是因為異位性皮膚炎是由內而外引發的免疫體質異常的皮膚疾病,阻絕外在的傷害並強化皮膚表層的代謝功能,對症狀的改善非常重要。

儘管我們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致病機轉仍有許多需要瞭解和探討的地方,隨著醫學的進步,我們對這種疾病有更深入的認識,未來一定可以開發出更有效,並且副作用更小的治療方法,幫助患者提高生活品質。

病人除了接受正規的治療外,在實際臨床應用中,我們也嘗試了一些輔助治療方案,其中大多數病人經過這些輔助治療後,都能取得明顯的改善效果。我們的主要原則是讓皮膚的「修復能力 > 破壞能力」,並與目前的治療方法相結合。在這些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病情的恢復是非常明顯的,且在後續的疾病復發率與嚴重程度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如果您或您的親友有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或者需要進一步的諮詢和幫助,歡迎您通過私訊或者親自到我們的藥局諮詢。我們將盡力提供最專業、最關心的服務,一同與您對抗異位性皮膚炎,提高您的生活品質。

 

 

 

肥軟藥師
肥軟藥師
文章: 133